- 赵晓辉;
对同一场地改变土层分层厚度分别建立四种土层反应分析计算模型,输入人工合成的基岩地震波,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到相应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分层厚度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2013年03期 v.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 董晓燕;范晓军;索锐;
减轻长周期地震动灾害是城市防震减灾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分析长周期地震动灾害产生条件的基础上,对辽宁地区的地震环境、长周期地震波的传播途径及地基条件作了分析,认为在下辽河平原及周边地区城市有产生长周期地震动灾害的可能,文章最后提出了防治和减轻长周期地震动灾害的对策。
2013年03期 v.2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王丽莉;李林侗;任雪;李莹;孙艺;
以辽宁省县级以上城镇房屋普查数据、辽宁农村民居房屋普查数据、统计年鉴及抽样调查等房屋数据为基础,对房屋普查数据统计单元进行重新划分及统计计算,实现了房屋普查数据与应急基础数据库房屋数据单元的统一。通过对统计单元各种房屋结构增长率的计算,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了辽宁省1134个乡镇级统计单元的房屋增长率分类情况。
2013年03期 v.2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孙彤;林友新;张卓群;李宏男;李东升;任亮;
输电塔结构长期受到风、雨等环境荷载作用,常常发生高周疲劳破坏甚至倒塌,但到目前为止该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一500kV酒杯型输电塔结构为工程对象,模拟了风荷载时程;通过计算得出结构的危险杆件,利用雨流法统计出应力时程;并基于损伤容限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计算了输电塔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结构构件的疲劳破坏对于输电塔整体寿命有重要影响,需要有针对性的防范与加固。
2013年03期 v.29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李栋梁;翟正宏;管延新;
分析了华北地区1484年以来M≥5级地震平静现象:(1)华北地区1484—1730年及1815年以来2个地震活动期所有M≥5级地震平均平静时间为17.8个月,1731—1814年地震平静期的所有5级地震的平均平静时间约90.1个月,二者有明显差异;(2)华北地区2个地震活动期中相邻活动幕的幕间M≥5地震平均平静时间约86.4个月,与地震平静期大体一致,这样,90个月可以为华北地区M≥5级地震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3)当前华北地区M≥5级地震平静时间达77个月,已接近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发生5级地震以上地震的可能已经很大;(4)上述工作成文后发生了2013年1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与沈阳市交界处5.1级地震,应注意华北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
2013年03期 v.29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王永江;李子涛;孔繁强;梁放;戚建勋;底欣欣;
利用2008年以来辽宁地区流动重力网观测资料,探讨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小地震震中分布的关系,分析认为:(1)测区重力场出现高值异常现象,重力场异常时空动态变化与该区构造活动密切相关;(2)辽宁地区近年来所发生M3.0级以上中小地震震中分布多位于重力异常高值区。
2013年03期 v.29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张宇;康建红;张洪艳;郑国栋;陈聪;
通过对长春台CTS-1型宽频带地震计记录到的不同震中距及不同类型地震的波形进行分析,分别得出CTS-1型地震计所记录到的不同震中距及不同类型地震的震相特征。结果表明,每个类型的地震都各有自己的震相特征。
2013年03期 v.29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 李福利;
通过分析宁夏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总结了水准资料在宁夏及其临区中强地震前的异常指标,并分析了贺兰山东麓断裂带的活动性。
2013年03期 v.2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赵永志;刘天龙;白琳;滕藤;朱晓秋;顾娜;
在日常地磁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观测数据记录曲线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有的是地震信息异常,有的则是由于各种干扰引起的,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正确区分和准确识别地磁观测数据中异常与干扰、造成干扰的原因以及对干扰数据的处理,是在观测数据预处理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地震监测与预报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支持。
2013年03期 v.2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孙旭丽;
利用1957—2012年长春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资料对长春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规律,揭示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是以波峰波谷,波浪式的缓慢递增和递减趋势,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2013年03期 v.2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迟天峰;冯靖乔;邵喜斌;
通过实测案例,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电测剖面法来探测油气管道泄密、泄漏位置及泄漏程度,探讨了电法勘探技术在解决涉及百姓安全及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并用钻探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开展地下空区勘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2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张楠;王利波;吴迪;
通过抽取我台DSQ水管倾斜仪2008年至今的数字化观测资料,总结了现阶段影响DSQ水管倾斜仪资料的干扰因素,从自然和人为两大类进行了概括。由于我台地处西北,目前仪器受到雷雨天气、气压突变的影响最明显最频繁,反映在数据曲线上是毛刺和抖动,2010年8月采用增加分隔门的方法后自然干扰有所减轻。突然停电和来电会对水管仪数据造成脉冲状干扰。此外同槽安装仪器的互相影响、仪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以及各种人为干扰都做了小结。
2013年03期 v.29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孙炜;
介绍如何利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SPTool设计数字滤波器,并用实例给出地震资料滤波处理效果。实例表明,SPTool信号处理工具箱操作简单,并能够根据台站的需要设计各种滤波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013年03期 v.2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包秀敏;马莉;顾强强;梁一婧;
利用沈阳台测算震级与国家台网速报标准震级进行比较,寻找存在震级差的原因,分析得出,台站测算震级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有震中距,方位角,地震震级等。
2013年03期 v.29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 王琳;韩敏红;王鹏;王宝鹏;朱晓秋;刘俊;
地震观测数据是地震预测的基础性数据,利用完整的地震目录掌握大震前后地震序列的频度等分布特征,对准确识别前震序列类型,及地震短临预报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1975年营口海城地震以来海城老震区地震目录的补充修正工作,并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2013年03期 v.2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杨振鹏;孙素梅;赵倩;杨群山;王承伟;陈继伟;
前兆数据库是前兆台网的核心,它储存汇集了台站的监测数据,由于近年来前兆台网仪器不断增加,数据不断增多,数据库存储空间开始变小,这样将导致台站数据交换缓慢,甚至入不了库,造成数据缺失,所以维护数据库显得极为必要。
2013年03期 v.2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 杨云平;黄生成;张青梅;张海兰;
依据现场实测载荷资料,讨论了振动沉管砂石桩中心距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只有科学的选择桩中心距才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提出了选择最佳桩间距与桩径的关系,分析了初步设计时现行《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给出的砂石桩复合地基理论估算公式与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的差异性,并对差异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
2013年03期 v.2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延海军;
通过查阅宁夏6级以上地震的历史记载和各版地震目录,对历史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对固原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进行实地考证。最后通过研究分析对部分历史地震参数作出复核和校订。
2013年03期 v.29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张金川;
在我国,地震科普报告的对象主要有三类群体,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更新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公共会场临时聚集的身份多样的市民。实践表明,一个精彩的地震科普报告不仅需要精确的选题与素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报告技巧。本文就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全民防灾意识教育、地震应急科普宣传将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2013年03期 v.2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