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江明;白尚本;张讯;王德魁;
山岭隧道施工中发生涌水事故是地下工程中常见且难以避免的灾害。通过对银百高速大巴山隧道涌水后正洞和斜井浸泡段衬砌外观、混凝土强度和结构变形进行调研测试,并结合水质分析得出,混凝土结构产生大量裂缝、泛碱、剥落,喷射混凝土强度下降,结构变形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中富含硫酸根离子和涌水的长时间浸泡冲蚀造成的混凝土结构损伤。针对隧道涌水造成的混凝土强度下降问题,提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防排截堵综合治理及注浆加固等工程措施,为防治涌水灾害提供了经验。
2024年02期 v.4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国艳;张文静;肖遥;李林侗;田雨佳;
利用ABAQUS软件强大功能,研究埋地管道在动力分析前需要的各项数据,进行地应力平衡计算,考虑管道自重的静力分析,以及求解边界的节点面积、节点反力、弹簧阻尼器参数、等效荷载力、节点法力和地震波数据处理,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力分析运算。通过理顺建模、静力分析与各种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能够为其他地震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4年02期 v.40 8-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齐鑫;丁浩;王奕月;
结合海城地震液化资料,选取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液化判别方法,通过判别结果与地震液化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各种判别方法的优劣。四种方法可归纳为利用规范和室内实验两大类。结果表明:规范方法,判定结果的准确率为42.8%;调整的规范方法,准确率为88%;室内实验的输入正弦波方法,准确率为88%;室内实验的地震波法,准确率为77%。规范方法优点方便快捷,缺点是利用规范提供参数准确率有限;室内实验方法优点是物理原理清楚,缺点是需要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由此说明,利用规范方法,并适当调整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液化判定准确率。
2024年02期 v.40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 李志国;滕宇;杨秀元;周正华;刘旭进;
三峡库区两岸斜坡受库水位变化及降雨等影响,极易诱发滑坡灾害。万州金金子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涉水型滑坡,滑坡体自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以来持续变形,2016年滑坡体发生了局部变形破坏。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钻探,结合GPS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体变形特征;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敏感性数值分析,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对其变形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条件下,金金子滑坡整体虽处于稳定状态,但其强变形区因降雨导致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和滑坡体容重增加,从而加大滑坡体的下滑力,使滑坡体产生变形,滑坡面径流使滑坡体下滑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强变形区失稳破坏。
2024年02期 v.40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王虹宇;张合;仇硕;
为总结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成果应用,以雄安新区为例,着重介绍规划建设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雄安新区在完成活动断层探察、地震动参数区域划分、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设了区评成果管理应用系统,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服务新区规划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本研究对区评成果服务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防震减灾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4年02期 v.4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宋乔如;
地震避难所选址布局是地震多发地区进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最小化疏散距离为目标,构建地震避难所P-中值模型和以最大覆盖范围为原则的地震避难所覆盖模型,利用ArcGIS软件对雅安市的交通路网数据、居民点和备选避难所等数据进行整合,并对雅安市避难所的选址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雅安市现有地震避难所布局规划还不够合理,P-中值模型选出10个最优路径的避难所,可容纳人数从1 580人到6 300人不等,覆盖模型下选择了28个避难场所,可容纳人数从1 400人到16 850人不等。研究结果验证了两种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2024年02期 v.40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