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冯建刚;武善艺;
2019年9月16日张掖甘州5.0级地震前,高台YRY-4钻孔应变NE、NW分量自4月起至7月呈现压缩变化,打破以往转折上升的正常年变形态,经现场核实认为异常形态与仪器自身、周边干扰以及降雨等因素无关,作为前兆异常进行跟踪。地震发生时高台钻孔应变记录到同震效应,四分量面应变相关系数自震前、震中至震后有下降—上升的变化,地震结束后四分量钻孔应变逐渐恢复往年变化形态,面应变相关系数也逐渐恢复。因此高台钻孔应变NE、NW分量自4月中旬出现的破年变异常反映的就是此次甘州5.0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信息。
2022年02期 v.38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 顾国辉;关升;韩迪;盘晓东;宋雨佳;
海底火山的火山口塌陷原因对于认识海啸成因及探讨海底火山喷发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惠灵顿火山灰咨询中心(VAAC)、火山发现网(Volcano Discovery)公告、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公告,对2022年1月15日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大规模爆炸式喷发的火山口塌陷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口塌陷可能是爆炸式喷发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海平面上部火山口被炸碎而坍塌,而不是火山口侧翼滑坡。
2022年02期 v.38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邵媛媛;夏彩韵;王岩;任雪;
本文基于Lg谱比法的地震衰减参数与台站场地响应联合反演方法,利用2010—2014年辽宁台网记录的ML≥2.5地震观测资料,反演计算2013年1月23日灯塔5.1级地震前后的Lg波Q值和频率依赖指数η的变化,结果发现灯塔地震区介质的Lg波衰减Q和η在地震前后有明显的变化,且变化趋势相反。Q值在震前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上升中有小幅的下降,震后有下降恢复的趋势,而地震波衰减特征在区域内表现出对频率较强的依赖。
2022年02期 v.3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 刘芳彤;李文君;赵庭旭;尤权民;
基于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软件,产出2018年1月至12月宁夏地球物理观测台网(以下简称宁夏台网)数据跟踪分析典型事件并根据台站反馈结果和台网审核意见,从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干扰、场地环境干扰、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等六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年度典型事件,并且探讨了此类事件的数据背景及近年来数据的发展情况。
2022年02期 v.38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梁一婧;王承伟;李子昊;戴东明;王增;
通过使用PTD方法重新测定辽宁地区2013年以来ML≥3.0地震的震源深度,对辽宁地区震源深度的频次统计特征、优势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与单纯形法编目结果对比,PTD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分布更加集中,能够更好的反映发震层。辽宁地区的震源深度97%分布在6~16km范围,平均震源深度10.1km,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且有北浅南深的趋势。
2022年02期 v.38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