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磊;刘强;刘坤;
以G56杭瑞高速公路杞梓里互通立交工程为例,通过开展互通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建立了对互通区边坡地质背景的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采用GEO5软件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并运用赤平极射投影分析方法,对该边坡稳定性做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开挖边坡正常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非正常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综合分析表明:该边坡属土石二元复合型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受地层岩性、边坡高度、覆盖层和风化层厚度、结构面组合产状、强度、开挖坡率、地表水及地下水等多重因素控制。边坡开挖后产生陡坡或临空面,潜在的破坏模式包括沿土石界面滑动、圆弧形滑动、沿风化界面滑动,局部坡面滑塌以及楔形体滑塌。
2024年04期 v.4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 李晓玮;郑晓钰;史昕宇;
由于地下采空区开采环境的隐闭性和复杂性,采空区勘察工作一直面临较大难度。在北京西部采空区地块勘察中,主要采用了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物探方法采用了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浅层地震,以及微重力方法,根据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探测目标和测试精度,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线开展了物探解译。结合实地钻探,对异常点进行了分析,从而圈定了采空区面积的范围和深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最终采深、顶板岩性、移动应变条件等因素,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根据采空区垮落断层破裂带的采深情况,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2024年04期 v.40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丁思蒙;韩尚鹏;田仕雄;刘鑫;
以西藏自治区乃东区为研究区域,通过AHP-信息量法对区内的孕灾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选取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人类工程活动、距水系距离、坡度、坡高、斜坡结构、植被8个评价因子,基于ArcGIS平台,对乃东区崩滑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非易发四个等级。利用ROC曲线检验评价精度,结果显示良好。因此,可为乃东区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4期 v.40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 张俞;卢琰萍;张文璐;游省易;冯杭建;刘相秀;虎啸;
精细化确定浙江省地质灾害“一坡一阈值”是区域风险防范区防灾减灾的关键。以浙江省梅台雨兼容区代表性山区县——嵊州市为例,首先分析270处历史地质灾害和降雨事件的相关性规律,然后分别采用统计学概率法和极值法得出两套降雨阈值的参考值,其次通过耦合地质背景因素——易发性综合指数法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坡一阈值”精细化计算及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嵊州市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与台风、暴雨的影响存在高度的一致性,采用极值法计算得到的1 h、3 h预警数据平均值要低于概率法得到的平均值,而在6 h、12 h、24 h工况下情况则相反,这在“烟花”台风过境期间的预报率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更符合嵊州市地质灾害管控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及相关地区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及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和借鉴。
2024年04期 v.40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